| | |

arm与intel的商业模式之辩 -凯发app

文章来源:米尔科技 发布日期:2013.7.4 浏览次数:2018 次

  相比于arm,intel的名声在外一定让他家非常不爽,尤其在当下的移动处理市场,后者几乎占不到什么份额。从2008年,intel就年复一年试图进军手机和平板领域,但直到2012年以前,这件事都让人看不到有什么希望。不过今天,随着22nm soc atom微架构的更新,我们似乎要看到格局改变了。

  而随着intel这个竞争者的加入,arm也开始更高调地为自己宣传。谈到arm就不得不说一说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arm跟intel的不同

  在pc产业中,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制造商并不少见(比如nvidia和现在的amd)。无晶圆厂制造商们进行芯片的所有设计,但最后的生产工作会交付给代工厂(比如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合作方式能给制造商们节约相当一部分成本。不过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流程就不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了代工方会影响到产能、质量和时间点。

  在一些情况下,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有时它会给制造商们推新产品扯上大麻烦(比如早期台积电在40nm上的质量控制问题)。

  arm在模式上比无圆晶厂走得更远。arm不针对市场输出任何的芯片;而是向其他的供应商提供设计ip(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和使用许可。arm的客户买下他们所需ip的许可,然后采用这些设计来生产自己的芯片。客户本身可以是无圆晶厂的制造商或者是有圆晶厂的公司。在许可费用之外,此后芯片使用的流程中arm还会获得下游的版税。

  跟pc领域的巨头intel相比,两者的差异非常之大。intel打造自己的架构,尔后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设计一系列的芯片,最后设计会由自家的工厂负责生产。intel可以说集成了芯片生产中的所有流程。当然这其中的工作量相当大,同时它也能从产品中获得很高的回报。

  移动处理领域不同于pc领域。在pc上,intel能够驱动整个平台的定义,其结果是处理器成为配置清单上的大头。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主流的应用处理器其实很容易控制在设备价格的10%以内通常是占到一个个位指标(比如400刀的设备配置15刀的soc,也就是占到总价的3.75%)。

  intel所持观点是随着移动端处理器复杂性的增加,改变将会降临但到目前为止(加上可预见的将来),市场选择了另一种商业模式。

  arm向市场提供的选择

  总体上,arm向客户提供3种许可:pop,处理器以及架构许可。

  处理器许可只允许客户使用他们设计的cpu或者gpu,相当于是“标配”。你不能更改他们的设计,但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整合你想要的设计。

  比如三星的exynos 5 octa,配置了4个arm cortex a7内核和4个arm cortex a15内核这些就是处理器许可。arm同时还向客户提供将设计整合的指南,不过最后的设计整合和实体整合还是需要你自己的team去做。

  pop全称是处理器优化包,属于标配基础上的加强版。如果客户没有足够的团队来整合自己的设计,那么arm可以卖给你一个处理器优化方案,然后你拿着这个优化方案就可以直接找厂商生产arm保证一定程度的性能指标。

  看cortex a8的例子,苹果和三星分别以a8为核心整合出当时相对强大的芯片,那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team来做这件事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做的。pop方案就是卖给那些希望获得处理性能强化,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带宽来消化的客户。

  最后一个选项是处理器许可,相当于diy包。arm会把它的某个架构完全放给你(比如armv7、armv8)。由此你可以在原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你想要的更改。

  高通由此开发了krait,苹果则是开发了swift。这些微处理器都能跟arm的cortex a15的isa兼容,但确实是他们自己的强化版本。arm会在这一过程中会提供一些设计上的帮助,但设计、整合和测试的过程都需要你自己完成。

  当下,arm旗下拥有大约1000种不同的许可,320个许可持有方/凯发k8官网的合作伙伴。而在这320个许可方中,只有15家拥有架构许可。

  相比于arm,intel的名声在外一定让他家非常不爽,尤其在当下的移动处理市场,后者几乎占不到什么份额。从2008年,intel就年复一年试图进军手机和平板领域,但直到2012年以前,这件事都让人看不到有什么希望。不过今天,随着22nm soc atom微架构的更新,我们似乎要看到格局改变了。

  而随着intel这个竞争者的加入,arm也开始更高调地为自己宣传。谈到arm就不得不说一说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arm跟intel的不同

  在pc产业中,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制造商并不少见(比如nvidia和现在的amd)。无晶圆厂制造商们进行芯片的所有设计,但最后的生产工作会交付给代工厂(比如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合作方式能给制造商们节约相当一部分成本。不过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流程就不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了代工方会影响到产能、质量和时间点。

  在一些情况下,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有时它会给制造商们推新产品扯上大麻烦(比如早期台积电在40nm上的质量控制问题)。

  arm在模式上比无圆晶厂走得更远。arm不针对市场输出任何的芯片;而是向其他的供应商提供设计ip(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和使用许可。arm的客户买下他们所需ip的许可,然后采用这些设计来生产自己的芯片。客户本身可以是无圆晶厂的制造商或者是有圆晶厂的公司。在许可费用之外,此后芯片使用的流程中arm还会获得下游的版税。

  跟pc领域的巨头intel相比,两者的差异非常之大。intel打造自己的架构,尔后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设计一系列的芯片,最后设计会由自家的工厂负责生产。intel可以说集成了芯片生产中的所有流程。当然这其中的工作量相当大,同时它也能从产品中获得很高的回报。

  移动处理领域不同于pc领域。在pc上,intel能够驱动整个平台的定义,其结果是处理器成为配置清单上的大头。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主流的应用处理器其实很容易控制在设备价格的10%以内通常是占到一个个位指标(比如400刀的设备配置15刀的soc,也就是占到总价的3.75%)。

  intel所持观点是随着移动端处理器复杂性的增加,改变将会降临但到目前为止(加上可预见的将来),市场选择了另一种商业模式。

  arm向市场提供的选择

  总体上,arm向客户提供3种许可:pop,处理器以及架构许可。

  处理器许可只允许客户使用他们设计的cpu或者gpu,相当于是“标配”。你不能更改他们的设计,但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整合你想要的设计。

  比如三星的exynos 5 octa,配置了4个arm cortex a7内核和4个arm cortex a15内核这些就是处理器许可。arm同时还向客户提供将设计整合的指南,不过最后的设计整合和实体整合还是需要你自己的team去做。

  pop全称是处理器优化包,属于标配基础上的加强版。如果客户没有足够的团队来整合自己的设计,那么arm可以卖给你一个处理器优化方案,然后你拿着这个优化方案就可以直接找厂商生产arm保证一定程度的性能指标。

  看cortex a8的例子,苹果和三星分别以a8为核心整合出当时相对强大的芯片,那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team来做这件事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做的。pop方案就是卖给那些希望获得处理性能强化,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带宽来消化的客户。

  最后一个选项是处理器许可,相当于diy包。arm会把它的某个架构完全放给你(比如armv7、armv8)。由此你可以在原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你想要的更改。

  高通由此开发了krait,苹果则是开发了swift。这些微处理器都能跟arm的cortex a15的isa兼容,但确实是他们自己的强化版本。arm会在这一过程中会提供一些设计上的帮助,但设计、整合和测试的过程都需要你自己完成。

  当下,arm旗下拥有大约1000种不同的许可,320个许可持有方/凯发k8官网的合作伙伴。而在这320个许可方中,只有15家拥有架构许可。

arm相关新闻

市场活动

研讨会议

培训课程

无线通讯市场

消费类电子产品

行业相关新闻

招聘动态

网站地图